原標題:充電寶登機新規實施3天 政策落地情況如何?
6月28日起,民航局禁止旅客攜帶無3C標識及被召回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實施幾天來效果如何?多個充電寶品牌實施召回,監管部門應該怎樣發揮作用?除了已經實施的充電寶3C認證,還有哪些方面需要保障充電寶安全?
在公共服務領域如何調整
讓新規落地更絲滑?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做好相關的配套服務,一方面要去加強監管,讓安全能夠得到保障。另外一方面,我們能不能有些提前量,有一些更好的服務,不光是機場提供這樣一些服務,航空公司在乘客去訂票值機的時候,能不能彈出一些提醒,讓大家去看充電寶是不是安全的,相關部門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些簡易的居家自測或核驗的機制,讓大家知道手中的充電寶是不是安全,這些方面的服務看似很小,但是對于乘客來講能夠得到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對于做好安全監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邊推進新規,一邊抓緊防偽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有一些充電寶是有標識但是沒有認證,或者有認證是不安全的,這樣一些問題反映出來不少商家是明知道法律的規定而去挑戰法律。
盡快出臺相關制度,對一些漏洞的問題進行嚴格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于消費者來講,不能因為個人僥幸心理,蒙混過關讓自己的充電寶上飛機,這對其他乘客來講是非常危險的,對自己也是不負責任的。
相關的電商平臺在看到一些違規操作的時候,應該發現一起處置一起,形成系統機制,在平臺進行全方位檢查,確保不會出現違規產品。
怎樣從源頭進行監管和管理?
清華大學新型能源與材料化學研究室主任 何向明:充電寶是一個非常小的電器,過去大家都不重視。今年以來中國民航實際上發生了15起的旅客充電寶的起火冒煙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重視,確實是要加強管理。充電寶企業多、門檻低、質量參差不齊,也有好多小廠子。進行3C認證以后,提高了門檻,企業重視,所以3C認證以后出事的概率會更低。
如何保證3C認證的權威性?
市場監管總局2023年出臺對于充電寶電池的3C認證,要求所有鋰電子的充電寶產品從2024年8月1日起需要獲得3C的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否則就不能夠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的經營活動當中使用。強制標準在篩查問題產品方面能夠起到什么樣的作用?能夠做3C認證的機構很多,怎么保證它的權威性?
清華大學新型能源與材料化學研究室主任 何向明:鋰離子電池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產品,3C認證實際上第一可以促使企業重視產品質量,第二3C認證過程其實可以消除掉大多數的安全隱患,但是還不能百分之百消除掉,還需要企業從制造過程的產品質量管理,以及原材料采購的質量控制等等一系列的措施,才能大幅度消除安全隱患。所以制造過程的規范也非常重要。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