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小學生:緩解期末考試考前焦慮,青島這些老師有“妙招”→
期末考試將至 收好這份“心”攻略
有效緩解學生考前焦慮、幫助孩子保持積極心態 老師有這些“妙招”
島城中小學即將進入“期末考試時間”。作為一個學期的重要節點,期末考試是對學生一段時間學業成果的全面盤點,也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量。珍惜時間、認真復習的同時,部分學生難免因為緊張焦慮,影響復習效果。如何及時調整心態,以更好的狀態迎接期末考試?島城資深教師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些“小妙招”。
【“四招”調整心態 收獲成長進步】
臨近期末,考試壓力讓部分學生和家長陷入焦慮情緒。這種情緒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復習效率和考試發揮,還可能對家庭氛圍造成沖擊。青島市教學能手、青島三十九中初一班主任董海梅從學生和家長兩個層面,為期末考試前如何科學備考提出具體建議。
學生
以積極心態從容備考
接納情緒,正視焦慮。考試焦慮是面對重要事件時的正常反應,不要因產生焦慮情緒而過度自責。可以嘗試寫“情緒日記”,把內心的擔憂、緊張記錄下來,更清晰地發現焦慮根源。告訴自己“感到緊張是正常的”,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減輕情緒負擔。
科學規劃,有序復習。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是緩解焦慮的關鍵。將復習內容拆解成每日可完成的小目標,比如每天復習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整理一套錯題。避免盲目與他人比較復習進度,專注自身的進步與提升,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就給自己一個小獎勵,增強成就感。
勞逸結合,保持狀態。保持規律的作息至關重要。每天保證充足睡眠,讓大腦和身體得到充分休息。課間走出教室,進行簡單的拉伸、散步,放松身心。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能緩解壓力,還能提升大腦的供氧量。
掌握技巧,自信應考。考試過程中,遇到難題不要慌張,先跳過做其他題目,避免因一道題影響整體答題節奏。合理分配答題時間,可提前進行模擬考試訓練,熟悉考試流程和時間分配。考前回顧重點知識和自己擅長的內容,增強自信心,相信自己平時的努力和積累,以平和心態迎接考試。
家長
以溫暖陪伴助力成長
調整心態,穩定情緒。家長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減少對成績的過度關注,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如“我相信你一直在努力”“盡力就好”,讓孩子感受到支持而非壓力。保持家庭氛圍的輕松和諧,周末可安排全家一起看電影、散步,緩解緊張氣氛。
合理期待,減輕壓力。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目標,避免不切實際的期望給孩子帶來沉重負擔。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肯定他們在學習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進步,讓孩子明白,家長在意的不僅是成績,更是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后勤保障,適度關懷。在飲食方面,注重營養均衡,保證孩子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避免盲目進補或過度油膩的食物。同時,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復習計劃,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空間。當孩子需要傾訴時,耐心傾聽,做孩子堅強的后盾。
董海梅表示,希望家長和同學們能共同努力,調整好心態,以最佳狀態迎接期末考試,收獲成長和進步。
【從“深呼吸”到“有效陪伴”科學迎考】
隨著期末考試臨近,學生和家長普遍出現的緊張焦慮情緒成為新的“備考難題”。青島為明學校心理小課堂近日發布《期末考前心理調適指南》,從學生自我調節與家長陪伴支持雙維度,提供科學有效的心理疏導方案,幫助師生家長以平和心態迎接考試。
學生
多維自我調節 從容迎戰期末
合理制定目標是高效復習的關鍵。學生可依據考試科目與時間,制定詳細復習計劃。例如,按照自身學習習慣和能力,將復習劃分為概念梳理、錯題分析、模擬練習等板塊,并細化到每日完成特定章節的概念回顧與習題。
積極的心理暗示也對考試表現有著重要影響。學生可通過挺直腰背、對著鏡子真誠鼓勵自己“我已做好充分準備,考試定能發揮出色”等方式,將積極信息植入潛意識。當考試時感到緊張,閉眼深呼吸并默念暗示語,能幫助平復心情,充分發揮自身水平。
正視自我、接納情緒同樣不可或缺。面對期末壓力,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屬于正常現象,適度緊張反而有助于激發學習動力。學生們要明白考試只是檢驗知識的機會,并非衡量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應理性看待。若焦慮情緒影響學習,不妨通過寫日記的方式,記錄情緒及引發事件并加以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納情緒。
身體狀態與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在期末復習階段,學生需保證充足睡眠,睡前避免接觸電子產品,可借助熱牛奶、舒緩音樂輔助入眠。
此外,還有多種放松技巧可供選擇。腹式深呼吸,通過吸氣、呼氣激活身體放松反應;藝術表達與音樂放松,通過繪畫、寫作抒發壓力,聆聽舒緩音樂放松身心;社交傾訴,與身邊人分享感受,獲取情感支持與建議。
青島為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蔡永峰表示,期末考試不僅是知識的比拼,更是心理的考驗。希望學生們能夠運用這些心理調適方法,將壓力轉化為動力,在考場上取得理想成績。
家長
以有效陪伴護航孩子備考
關注孩子情緒變化是家長的首要任務。期末階段,孩子學業壓力增大,情緒極易波動。家長一旦發現異常,應在輕松氛圍下溫柔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被接納,放心傾訴以緩解壓力。
合理表達期待能有效減輕孩子學習壓力。家長對成績的期望若把握不當,反而會成為孩子的心理負擔。由于每個孩子學習節奏和能力不同,家長應依據實際情況定制合理目標。家長更應關注努力過程,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力。
培養孩子積極心態、鑄就強韌心理同樣重要。在學業壓力下,孩子心態易受影響,家長可在孩子遭遇難題或考試失利時,引導其轉換視角;日常交流中多用肯定話語強化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幫助孩子面對困難時更有勇氣。
在后勤保障方面,家長需幫助孩子把握規律作息。期末復習時,家長要確保孩子充足睡眠,并提供營養均衡的膳食,準備富含B族維生素的全麥食品、豆類、堅果等調節神經系統,搭配新鮮蔬菜水果增強免疫力。
蔡永峰提醒,考試結果并非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它只是成長路上的短暫印記。希望家長們通過科學陪伴,幫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期末考試。 (青島晚報/觀海新聞/掌上青島記者 董真 于娜)
相關新聞
課間追跑變靜讀
難題化身“偵探游戲”
在期末復習的關鍵階段,校園里本應彌漫著緊張有序的學習氛圍,然而不少學生卻出現懈怠狀態:課堂上走神發呆,課間追跑打鬧,放學時喧鬧不止。這種情況表明,學生的“期末焦慮癥”已悄然來襲。青島市北區實驗小學五年級二班班主任、數學教師曹紅紅憑借一系列“反焦慮小妙招”,成功為學生化解難題。
曹紅紅打破傳統復習課枯燥刷題的模式,將教室打造成“數學魔法學院”,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為學困生準備“復活卷軸”,提前透露基礎題型,幫助他們在課堂上輕松答對題目,重拾學習自信;引導中等生化身小老師,與同桌互講互學,在知識交流中鞏固所學;為優等生設置“隱藏關卡”,通過數學偵探游戲、邏輯謎題等拓展任務,激發探索熱情。當發現有同學走神時,她還會夸張模仿題目的“調皮模樣”,用搞怪語氣制造解題懸念,在歡聲笑語中拉近師生距離,讓知識變得趣味橫生。
她將課外書籍變為期末復習的“秘密武器”,與學生共同制定圖書借閱公約,明確規定上課不閱讀課外書等規則。此后,課間和午托時間煥然一新,追跑打鬧的場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安靜閱讀的身影——他們或專注翻書,或低聲交流書中故事。在曹江紅看來,閱讀能讓學生緊繃的大腦短暫放松,再次面對習題時,原本棘手的難題變得不再那么難,復習過程也充滿驚喜與期待。
在復習過程中,老師的語言激勵同樣發揮著關鍵作用。她毫不吝嗇地表揚學生:“咱班同學又聰明又努力,看某某問問題的認真勁兒,必須點贊。”被表揚的學生立刻精神抖擻。對于學困生,她則鼓勵道:“攻克這3道題,今天就通關!”即便解題困難,學生也會咬牙堅持。這些充滿關愛與智慧的“反焦慮小妙招”,成為學生堅持復習的強大動力。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