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6月30日訊 近日,青島市海慈中醫醫療集團胸外科成功為一位70歲伴有多發冠脈狹窄肺癌患者實施了全麻下及胸腔鏡下肋間神經阻滯(TINB)輔助“胸腔鏡下右肺下葉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目前已康復出院。該手術的順利完成,標志著集團胸外科微創手術技術再上一個新臺階。
患者張先生有長年吸煙史,冠脈CTA顯示左主干管壁鈣化斑塊,管腔輕微狹窄,左前降支近段管壁鈣化、混合斑塊,管腔重度狹窄;左回旋支近段管壁混合斑塊,管腔中度狹窄;中遠段管壁鈣化斑塊,管腔重度狹窄。中間支管壁鈣化斑塊,管腔輕度狹窄。右冠狀動脈近段管壁混合斑塊,管腔中度狹窄;中段管壁重度狹窄;遠段管壁鈣化、非鈣化斑塊管腔輕微狹窄。多支血管狹窄嚴重。
由于患者年齡較大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在圍手術期隨時有可能發生心梗、心律失常、腦梗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對此,為充分保障患者手術安全,胸外科聯合麻醉手術科、心內科、心外科、腫瘤中心等相關科室立即開展多學科聯合診療(MDT)。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后,以微創快速康復理念為原則,制定手術詳細方案,討論手術中的難點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制定好相關應急預案。胸外科團隊經過術前討論一致認為,患者肺部腫瘤結合其基礎疾病進行手術風險大,卻是其控制肺癌發展的希望。冠脈支架植入會延誤影響治療時機。
各科室分工明確,緊密協作,共同制定圍術期措施方案。在嚴格的手術風險評估后,盡管面臨心腦血管發病的風險,但經過MDT團隊的不懈努力,患者的各項指標達到手術標準。患者和家屬在充分了解風險后表示愿意積極配合治療,這場與死神的賽跑正式拉開帷幕。
術中,馬虹飛主任專家團隊憑借豐富的手術經驗和對團隊的默契配合,為患者實施了胸腔鏡微創手術。這種手術如同為患者量身定制的拯救生命的鑰匙,創傷小、恢復快,既能實現肺癌根治,又能最大限度的減輕痛苦,實現快速康復理念。專家團隊全神貫注,精準操作,采用了胸腔鏡引導下肋間神經阻滯(TINB),僅用不到一小時時間順利完成了右肺下葉切除術及淋巴結清掃術等關鍵步驟,出血少,僅3厘米的微創小切口,解決了患者的痛苦。
術中麻醉科團隊緊密合作,時刻監測關注著患者的心率、血氧、血壓等各項指標,為手術保駕護航,整個手術過程順利安全,患者平穩度過手術難關。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患者心臟多支血管狹窄嚴重,對手術和麻醉耐受力差,利用胸腔鏡只需要一個3厘米左右的小切口就能開展手術,手術創傷非常小,這對老年患者,尤其是伴有多發基礎的疾病的患者是很好的選擇。
胸腔鏡引導下肋間神經阻滯(TINB)技術操作簡便、成功率高、出血少、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術后疼痛明顯減輕,患者可以早下床進行肺功能鍛煉,大大縮短了手術后康復和住院時間。
專家提醒,每年接受胸部CT篩查的人群中,發現的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任不管。對于有肺結節的患者,建議定期進行胸部CT復查便于觀察結節的大小、形態和發展速度。如果肺結節的直徑超過1厘米且邊界不清、有毛刺、分葉等惡性征象,務必要重視,這類結節很有可能就有問題,如果達到手術指征,應積極考慮接受微創手術治療。
此外,即使肺結節發現時比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直徑明顯增大、密度明顯增加,也要警惕惡性的可能。(通訊員 李均雁 記者 叢黎)
[來源:信網-商訊 編輯:孫寶震]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