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楊先生(化名)在一次外傷中造成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術后20多天,一直處于植物狀態。隨著急救技術和重癥醫學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腦外傷、腦出血患者得以成功救治,但仍有部分患者像楊先生、李先生這樣,遺留嚴重意識障礙,長期處于昏迷或植物狀態,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2022年《自然·神經科學》的一項綜述指出,脊髓電刺激術(SCS)可顯著改善部分患者的意識水平,為意識障礙患者及其家屬帶來了新的希望。近日,康復大學青島中心醫院神經外一科趙明媚主任團隊為楊先生和李先生實施了短程高頸段脊髓電刺激術,術后兩周,楊先生已經能呼叫睜眼,李先生已經有雙側肢體的活動。
趙明媚介紹,意識障礙主要包括植物狀態(vegetative state,VS)和微意識狀態(minimally consciousness state,MCS)。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高壓氧、康復理療、感官及環境刺激等,但療效均欠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長期的負擔。近年來,諸多研究發現神經調控治療可能成為治療意識障礙的有效手段。而高頸段脊髓電刺激術就是將電極置入椎管內,以脈沖電流刺激高位頸髓從而改善意識障礙患者意識狀態的一種治療手段。脊髓電刺激術可分為短時程、長時程兩種。短程脊髓電刺激術治療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經濟等優點,是除高壓氧及常規康復鍛煉手段后的最新促醒的外科技術之一。
短程高頸段脊髓電刺激術可以增加腦血流灌注、減輕腦內氧化應激反應,激活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及增加大腦皮層活動。通過2-4周的作用時間,從而改善病人的意識狀態。如果短時程治療效果好,可以進一步做長時程治療。鞏固治療效果,持續改善病人的昏迷癥狀。手術成功后還需要根據每一位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刺激參數,配合康復治療,取得良好的療效。
目前,短程高頸段脊髓電刺激術已成為腦損傷重度意識障礙患者促醒治療的可行方案之一。手術過程微創、安全并且療效較好,有短程的治療價值和診斷價值, 在意識障礙促醒診療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文/通訊員 馬華 記者 叢黎
[來源:信網-商訊 編輯:秦璐]